17日,華為官宣整體出售榮耀的消息一出,迅速上了熱搜。那任老爺子到底因何出售榮耀,你真的看懂了么?接下來我們從不同角度分析下,嘮一嘮。首先大家第一反應是米國對華為的制裁,那到底發生了什么呢?別急,我來幫大家捋一捋。在2019年5月16日,米國首先將華為列入“實體清單”,進行芯片出口管制。通俗講就是:5月16日以前,華為手機用的是米國進口的大腦(CPU)。5月16日以后,懂王限制米國企業,賣給華為生產組裝手機。面對霸權,華為早有所料,在17日凌晨,把低調20年的華為二級部門“海思”從幕后推向臺前,實現手機的大腦從依賴進口到國產的轉變。冷冷的冰雨在懂王的臉上胡亂的拍,雖然有不要臉的光環護體,但第一次被打臉,還是有些慌。沒幾天在5月21日,Google公司在懂王的挾持下,首先開始限制安卓系統和相關應用在華為的使用。但華為畢竟是中國的榮耀,同年8月正式發布國產鴻蒙系統。其實按照官方的說法,鴻蒙系統的重心并不是手機產品。鴻蒙系統微內核是基于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,可按照需要任意擴展大小,實現更廣泛的系統安全,主要用于物聯網。現在更多人,尤其是家電廠商加入到鴻蒙,會大大推動IOT建設的發展,這樣的話,5G建設才更有意義。冷冷的冰雨在懂王的臉上再次胡亂的拍,懂王臉都綠了,心想可以啊,能接住本王的你是第一個。惱羞成怒的懂王開始謀劃,在芯片制造環節對華為下手。于是在2020年5月升級制裁,要求使用米國設備和技術的外國半導體公司,須獲米國政府許可,才可向華為出口供貨。
這次其實主要是想限制臺積電對華為芯片的代工,這樣麒麟芯就不能再用了。懂王一次次的野蠻霸權主義,不僅沒有擊垮華為,反而在倒逼中國,大家明白需要抱團才能活下去,于是最后接盤的是國資,供應鏈整合,你限制的是華為不是榮耀。
鴻蒙麒麟照常用,長期受益人換成國家,短期華為獲利,如果這套路子能解開封鎖,肯定是好的,并非以此繞開,而是談判人從華為換成了別的人。隨著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驅動的新計算時代的發展,對半導體器件的需求日益增長。據媒體報道,權威人士披露,我國“十四五”規劃將大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,承諾在2021-2025年期間投入1.4萬億美元(約合9.58萬億人民幣),舉全國之力在教育、科研、開發、融資、應用等各個方面,以期實現產業獨立自主,不再受制于人。
米國不講武德,既然這樣那就耗子尾汁吧!
喜歡就關注我們,每期了解一點物聯網知識,讓我們的生活更智慧?。?!